第151集 帝国的黄昏-《大明1937》


    第(2/3)页

    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收音机体积都很大,不容易隐藏,而且在北清有收音机的人家不多,谁家有收音机,街坊四邻都清楚得很;另一方面是收缴收音机有利可图。大清已经和苏联商谈好了,大清收缴上来的收音机,都会折价卖给苏联。而广武为了保证下面执行的积极性,许诺卖得的收入朝廷一份不要,全部分给地方主管的官员。每个官员收缴的收音机越多,分得的钱就越多。而在这个时代,收音机作为家中大件,还是非常值钱的。

    在大清广播电台刚成立的时候,收音机曾被朝廷视为绝佳的宣传工具和大清国富民强的象征,被官方在民间大力推广,运用行政手段强迫百姓从牙缝里挤钱购买,而且一旦购买了收音机,还要每年**购买多的用不完的电池。各级官府也在收音机和电池价格上层层加码,赚得钵满盆盈。大清的收音机和电池的价格也创下了全球之最,被外国媒体描写为“全世界最贫穷的人民,终于听上了全世界最昂贵的收音机。”

    不管怎么说,大清还是在二十年代末,宣布“基本普及”了收音机。在这一点上确实也过了英、美、法等国家。这也给了大清绝对的骄傲资本。大清政府将这写进了中小学课本中,当作“大清优于南明”的铁证,准备世代灌输。外国媒体的那一句“全世界最贫穷的人民,终于听上了全世界最昂贵的收音机”,也在大清国内反复传颂,被大清百姓当作“洋人对我们快展作出的惊呼”,一提起来就自豪的满脸放光。

    但是大清朝廷得意了没多长时间,马上现不对头了。原来收音机这玩意儿,不但能收听自己的台,还能收听人家的台。尤其是南边南明电台,那帮大嘴巴什么都敢说,再加上同文同种,北边老百姓都听的懂,天天听着那些既“大逆不道”,又非常“刺激”的话语,把脑子都听乱了。这还了得?!

    当时的宣统皇帝下旨,禁止收听大清以外的电台,禁止私装短波元件,禁止私接乱拉各种天线。大清境内靠近南明的一些高山上,也设置了“屏蔽站”,对南边传过来的电波信号进行人工干扰,人为地将短波信号变差。自此之后,大清对收音机的管制越严格了起来。但是没毕竟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禁止收音机。毕竟“收音机”这三个字在大清帝国的“自豪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但是今天,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权力,广武皇帝不得不亲自下了对收音机的全面**令。他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下了这样的命令,心中也是非常的痛苦。还有那些收缴“管制物品”的命令,更是让他羞愧难当。这等于承认大清快完了。这等于是让一直自我标榜“优于南明”的大清,却怕自己的百姓怕到了骨子里。这等于是和治下人民撕破脸皮,图穷匕见了。

    在避暑山庄的水榭里,向小强曾“恭维”自己:大清好歹没有像蒙元那样连百姓的菜刀也要管制,比蒙古人那种野蛮人强一些,好歹算是“半野蛮人”。而今天,焉知向小强那小子会不会躲在南京偷笑,笑没几个月大清就从“半野蛮人”堕落到了“全野蛮人”,甚至比蒙元还要不堪了。

    ……

    “唉……永贵啊……”广武声音苍老地缓缓说道,“朕一向信任你……你跟朕说实话……今日的大清……是不是已经沦落到了当年蒙元的地步?”

    跪在一旁的永贵顿时汗如雨下,胸中“小鹿乱撞”,即便是一向能言善辩,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广武静了一会儿,又缓缓叹道:

    “当年的残暴蒙元……好歹也只是管制百姓的菜刀,没有像今天的大清一样,连扳手和螺丝刀也要管制啊……你说,大清现在是不是比……比蒙元还要不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