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族老们都道是山神动怒,将李勇的尸体魂魄拘了去,要让他继续受苦,因而村民们便再也不敢提搬离李家村的事情了。 转眼之间便是半年时间。 唐义在乱石堆中被困了半年,并非他不想出来,只是那老道士似乎设下了什么禁制,只有他进阶到元武境才能离开这里。 不知道是不是禁制的缘故,半年来他从未见过李家村任何一人来这片乱石堆,甚至连狗蛋的儿子儿媳都不曾来祭拜过父母。 不过没有人打扰唐义更满意,这半年来他每天都在钻研浩然剑气决。通过半年的钻研,他发现浩然剑气决的精进,竟不在于他对那些招式的练习。 当然,练习剑招也会有所精进,可那速度之慢,连蜗牛都比不上。真正能让浩然真气精进的,竟然是读书,或者说并不仅仅是读,而是理解。 随着他对论语理解的加深,浩然真气的增长速度竟然出奇的快。 只是唐义虽说不笨,可要他凭着半年的时间将论语吃透,却是不可能。因而他便又想到了另一种法子,既然论语可以增长浩然真气,那么其他儒家典籍是否也可以呢? 于是他先尝试着背诵了一番三百千,发现果然有用。 大约是因为三百千只是启蒙读物的缘故,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仅比他每天只读论语要强一些。 见到其他典籍果然有用,因而他便又想到了其他儒家典籍,比如中庸、大学、孟子,可这些典籍他前世也仅仅只是看过,能记住的没几句。 只是让唐义奇怪的是,只要他白天回忆某一本典籍,晚上必然会做梦,梦到又回到了高中学堂,梦到老师让背诵那本典籍,而后第二天他竟完全想起了典籍中的内容。 梦境并非每次都有用,如《周礼》、《仪礼》之类他从未看过的典籍,哪怕再如何回忆,晚上都不会梦到背诵这本书。 不过有了现有的这些经书,唐义的修炼仅仅速度已经极快了。 他原本就是真武境巅峰,经过这半年的背书,早已到了突破的极限,随时都可能成为元武境武者。 此时他便正在石屋前摇头晃脑的背诵着论语。 摇头晃脑的习惯,是他在睡梦中养成的,前世唐义最是看不惯电视上那些古人摇头晃脑背书的情形了,总觉得再晃的狠一点,脑子里的水就要洒了。 不过这一世自己也养成这种习惯之后,他便不这么想了,而是觉得晃撒了正好多装些知识,毕竟知识就是力量。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唐义的周身忽然出现一阵风。 微风徐徐,轻轻搅动身旁落叶,将摆在面前的浩然剑气决翻到了最后一页,只见图案上的小人再次从书里走了出来,而后向唐义展示了一套剑法。并非先前的君子知人,而是一套新的剑法。 小人的剑法施展完后,便又回到了书中,只是唐义的脑中却多了另一式剑法信息,这式剑法名为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听上去像是穿糖葫芦,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贯之的,乃是忠恕之道。 忠,尽心为人,恕,推己及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