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夹缝之中小山村 第四十六章 破绽-《剑灭九幽》


    第(1/3)页

    五月末,天气已经渐渐炎热了起来,哪怕是四季变化并不是很明显的十万大山,都能感觉到一股燥意。

    随着一个多月的磨砺,李老三给唐义定的第一轮练习已经结束。如今他已经能在六息内连续击飞二十六箭了,虽然不能保证每一支箭的落点,可掌握大致方向没太大问题。

    当然,这还不是唐义的最好成绩,他的最好成绩是双弩齐射的情况下,三息之内连续击飞十八箭。

    比起一开始只能连续击飞四五箭,这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今唐义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练习之中,这一轮的难度就增加很多了,唐义必须随时随地应付李老三的暗箭,且必须用弩箭击中移动中的李老三。

    当然,李老三可没有本命飞剑护体,因而他如今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铠甲。

    天气虽然炎热了很多,可清晨的屋顶还算凉爽,因而此时唐义正躺在屋顶背诵论语。这是马婆婆给他安排的新任务,如今他除了下午要练习书法外,上午还要读书,哪怕他早已将论语背会了,可依然要读。

    马婆婆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又教不了你,你就自己读吧,等啥时候完全明白话里的意思了,啥时候读下一卷’。

    学而篇唐义已经读了好几天了,按理说身为新世纪的大学僧,哪怕没背过论语,难道还能没看过网络上那些论语的解释么?尤其学而篇中的大多句子,当初上学时都要求背诵过,甚至教室里都挂着这些句子。

    可到了李老那里,任凭唐义把那几句话翻来覆去说出花来,老家伙仍旧是一句话,“再读!”

    李老要的不是翻译出这些句子来,而是要他将这些句子读到心里,读到生活里,真正读成自己的东西。

    这可就有些难喽。

    论语中的道理简单么?其实并不难。好么?也很好。可是一个人的习性是多少年习惯形成的,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习惯这东西哪儿是这么容易改的?

    能改么?自然是能的,只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长久不懈的坚持,这才能用一个新的习惯替代掉旧的习惯。

    唐义读书的声音很大,下面的人都能听得清,一开始大家听到唐义背诵的论语时,还好奇听上两嗓子,可如今大家都能倒背了,自然就没人在意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读到这里时唐义忽然听到下方传来嗖的一声,想都不想的抽出竹叶青,向着左侧横切了出去,只听‘叮’的一声后,弩箭竟擦着竹叶青的剑刃飞向了唐义。

    这一箭他并没能击飞,只是略微改变了弩箭的方向,使得弩箭擦着自己的鼻子飞了过去。

    唐义用左手擦去鼻尖的血迹后,既没有理会飞向远处的弩箭,也没有懊恼自己剑术不够,只是继续读道:“则以学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