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徐横舟接下来的合作就谈得很顺利了。 而那边送审的样片也只是删改了很小一部分就过审了。 主要是这部电影从主题看其实还算是正能量,就是结局有点惊悚。 总之电影上映的推进快而不乱,在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 速到快到徐横舟都震惊了。 而对于感觉自己刚刚看完《你我他》连续一个多月陆续放出来的预告片的观众们来说,就更觉得快了。 这不是才拍完、剪辑完没多久吗,这就要上映了? 感觉这手笔有点潦草啊。 大众对这部电影是有疑虑的,就算是这一个多月的预告片制作精良,看上去剧情也很不错,但是顾虑依旧存在。 所以当《你我他》这部电影定档的时候,大家讨论归讨论,观影的兴致其实不高。 这种情况之下,宣发组却并不着急,甚至没有打算在前期的时候投入大笔资金去扭转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印象。 一是现在大众对这部电影并不是对立情绪,只是比较低迷而已,如果强行吹捧只会引起逆反心理。 第二个是看完成片之后,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很高,并且认为这部电影有点文艺片的底子,不适合走夸张的宣传路线,反而适合走口碑路线,只要电影播出后,后续的评分能跟上,他们就有很多操作的空间。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基于,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认可了这部电影的质量。 一部好电影,再加上雄厚的宣传资源,是不可能被埋没的。 这个宣传模式从《你我他》这部电影第一天首映礼结束就开始了。 影评人的超高好评必不可少。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真正了解一部电影,开始对这部电影感兴趣,都是从这部电影的影评开始的。 刘晓宇就是一个每逢新电影上映,必定先看一圈影评的人。 这就跟逛淘宝买东西必看评论区一样。 而且是首选看差评的那种。 所以刘晓宇在离下班还有一小时开始摸鱼的时候,就点进电影票购买软件,去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上映的电影。 看到《你我他》的时候,脑海中瞬间想起来他看过的关于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当时他是觉得就预告片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值得一看。 所以他看到这部电影上映了,就有那么点兴趣,点进评论区,首先看一星差评。 “垃圾电影,完全没看懂这部电影在讲什么。负分。” 刘晓宇觉得按照预告片的逻辑来看,这部电影应该还算好懂啊。 也许只是这个人理解能力有问题,很多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只喜欢看无脑爽的大片,有点烧脑的剧情就说看不懂。 刘晓宇没把这个差评当回事,这个人看不懂不代表自己看不懂,他对自己的智商还是很有自信的。 而且他平时就爱看一些剧情特别烧脑的电影。 他继续往下看差评。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科幻元素过多。 我本来就是冲着没什么特别多科幻大场面,投资低去的,想看个文艺片来着,毕竟这电影名字谁听了不觉得文艺啊。 尤其是又有徐横舟的出演。 我还以为这部电影和《万箭穿心》类似呢,科幻元素和这部电影里的民俗一样都是一个暗喻。 结果,就这? 还真的搞外星人那一套? 说实在的,我是不喜欢科幻这种东西,觉得全是民科,甚至反科学。 这部电影前半段还蛮好,挺生活,后半段瞬间变科幻,而且是很突兀的转变,看得我心肌梗塞。” 刘晓宇一时无言,不知道这人是在夸还是在贬,主要是这部电影什么时候说的也是科幻片啊,宣传上也没讲是文艺片啊。 徐横舟还就因为提了一句说这部电影不是文艺片,就遭到了媒体的疯狂炮轰呢。 大家不就是因为徐横舟第一部导演作品没导文艺片,所以才这么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吗? 这个观众上村里通网没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