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记得光儿说过,顺便给我也在旌阳县报了名,当时报的是童生试,恢复功名后,应该自动晋级为应试秀才了吧?” 下午问一问徽之这里面的规矩。 距离秋试还有一个月,其他事情忙活得差不多了,他依靠着原身和自己的底子,临时抱佛脚。 说不定运气好能押中了题。 不求一府三甲或百名,只要能够考上秀才,他就很知足了。 回到庄子,交代备料作坊的工人们,加大生产力度。 又给灼灼写了封信,让她准备好沤料的竹料,随时准备大量生产供应宋氏造纸坊。 忙完这一切,厨房里的饭香味飘荡开来,飘到了院子里。 “乖徒儿,你调教人的本事真不错,庄子上的几个厨子,手艺见长。” 药老捧着满当当的青瓷海碗,闪身坐到书桌旁,埋头炫饭。 林羽看到里面的蛋炒饭,颗粒分明且粒粒沾着蛋,油腥不多不少,既开胃又不会太腻。 对于师父的表扬,十分的认同。 这道蛋炒饭虽然很简单,但想做好却极难。 “这次的蛋炒饭,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御厨的手艺。” “为师又没吃过御厨做的饭,但它绝对赶得上青江酒楼主厨的手艺了。” 假如这番话被江南雁听了去,林羽觉得,不光家里的蛋炒饭保不住,很可能精心培养的厨子也要被撬走几个。 对了! “往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饱腹之后便是口舌之欲,厨子定当稀缺,干脆我在附近建个培训厨子的学堂,让那些年纪稍大,读书考科举太费力的孩子们,有兴趣有天赋的,前来学门厨子的手艺。” 正好庄子里的厨师厨娘们可以授课不说。 招收的学徒还可以给工钱学习,顺便给工人们做大锅菜。 两全其美! 还省得再专门招收做饭菜的厨子了。 “乖徒儿,你这哪里是学堂,你这分明是学艺堂,改个名字吧,免得别人混淆了。” 药老吃的盐比林羽吃的米还要多。 别看学堂和学艺堂,只有一字之差。 拉低了学堂学子们的身份和地位,会成为万人指责与唾骂的活靶子。 林羽想到这一点,立即对着药老保证:“师父,我懂你的意思,往后再建学艺的地方,就叫艺堂,绝对不跟学堂混淆。” “你心里有数就好。” 社会地位的差距,不是能够轻易更改的。 数千年的思想禁锢,也绝非一朝一夕能破除。 林羽确实想要为大家作出一番利好的改变,便没想过让不合时宜的浪潮,把自己这个逆流者给淹死。 建艺堂的事交给闻先生规划好,再由林大管家去安排实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