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九鼎根本没把奏折上所写的,是林羽与杜慎行共同产生这个想法的说法当成是一回事。 杜家人在文学造诣上能够开拓创新,绝非难事。 可提炼粗盐为细盐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想法,定是林羽那个拥有奇思妙想的人提出来的。 再仔细一看奏折上的内容,确实如此。 但据奏折上所讲,提炼粗盐的名为过滤器的神器,却是杜慎行研究成功的。 “杜郡丞啊杜郡丞,再升迁只能当一地之长官,可你若敢因邀功欺瞒朕,只能将你调离益州境内,去别处打磨打磨。” 想靠着林羽一飞冲天? 也得忠心不二才行。 李九鼎不是一个光凭自己怀疑便下定论的人,他又拿起那张无字纸,自腰间拿起一把特制的匕首,背对着秦司监在上面轻轻蹭了几下。 展现出来的内容,让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好!甚好!” 杜慎行可真是好样的! 不光文治有一把刷子,还能按照林羽的所思所想,亲自制出过滤器,动手能力极强。 “他与林羽一道,定能让益州……不、不、不可不可。” 那李郡守纵然庸碌无为,但对他却忠心不二,任期未满,不好贸然调动。 “还是先封赏林羽,再仔细想想,要如何安排杜慎行的新官位。” 跪在地上没敢起身的秦司监,恨不得把耳朵割下来,丢到殿外去,也不想听陛下沉浸式地夸奖林羽了。 夸就夸吧,还把对益州的打算说出来,等到皇子们前来,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万一问起他来,他要如何回避? 正当秦司监犯难时,不料,又一个重大的难题扔到了他的头上。 “秦爱卿,你认为朕应当如何封赏林羽?” “……” 秦司监连林羽到底又立了什么功都不知道,他哪敢贸然回答。 好在。 李九鼎根本不需要别人作答,还沉浸在自己快乐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他自问自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