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孩子们的欢呼声更加响亮声了。 “有饼吃咯!” 在锅灶前忙活的妇人们,热得大汗淋漓,心中却十分畅快,麻利地做着自己的事。 在米粥熬好之时,已有等待不及的,拿着庄子上发放的灰瓷碗冲了过来。 赵三娘子看到一个五十来岁、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手里拿着一块皱巴巴的抹布,包住了灰瓷碗,颤颤巍巍地小跑过来,热心地上前扶了对方一把。 “大娘,小心些,林东家说了,这粥煮熟了还得晾晾,免得有人饿极了,一口气咽下去烫着嗓子,你在旁边等等,等会儿能盛粥了,第一个给你盛。” “好咧好咧。” 满面沧桑的老妇人低头应着,不敢去看赵三娘子闪闪发亮的双眼。 可想到她的宝贝大孙子,还等着她去救,只能捏紧了手里的抹布,趁着赵三娘子不注意,把它与锅盖上搭的防烫伤的抹布,迅速调换。 完成了这些事,老妇人不敢多作停留,脚步蹒跚地匆匆离去。 这边,刚烙完最后一张饼的赵三娘子转过身,就见老妇人消失不见,诧异不已,朝着左右支起来的两口锅看去。 “人呢?” 想到那个老妇人有些面生,穿的衣服虽皱皱巴巴,但却难得的没有打补丁,赵三娘子心中一紧。 难道是附近的村民,想要假装成流民讨粥喝,和她说了几句话,以为被识破了,所以离开了? 这么一想,赵三娘子还有些自豪。 “林东家做善事可不是为了养那些懒人的,连补丁衣服都没穿,还好衣服假装成没饭吃的流民。” 她看旁边开始揭锅盖,看了一眼锅边不再冒热气,伸手按在锅盖的抓柄处。 这一下,她感觉手上黏糊糊的,低头一看,只见她平时用的洗得干干净净的抹布,不知何时,换成了老妇人手里的破抹布。 “喝不到粥还要顺一块抹布走?” 有心想将抹布洗干净,可领粥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站在前方的还是一对母子,孩子刚断奶还不会走路,用拼凑的破布组成的布包背在身后,手里抱着两个灰瓷碗。 赵三娘子见状,只能把抹布丢到小板凳上,等着发放完米粥,再将它洗干净。 一锅粥下去大半时,前方新夯实的地基上来了一辆双头马车,后面还抬着一口漆黑的棺材。 吹吹打打,纸钱飘扬,好不热闹。 “谁家死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