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草,你已经下水试过了吗?” 林小草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应该等着老爷一起下水尝试的。 可谁叫他是一边让模型下水尝试,一边调整错处的呢,所以,他只能给老爷一个成功的结果,无法演示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小草,你简直是天生的匠星!” 林羽一时间红了眼眶。 水转筒车的成功问世会让当代的农业,再次提升一个维度。 农者有其田的时代,已然开启!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只有农业繁荣,人们才能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延伸别的产业与需求,商业才会更加繁荣。 “还多亏了老爷,让我看那些接引山泉水的竹筒,我才想到,把原本的刮板变成竹筒装水,能不能行得通,当竹筒装水得行通以后,我又发现它还需要达成一致的角度,才能把水接到引水槽里,水能引出去了,只需要思考如何引入就简单多了。” 水源开流的地理位置,仅有高、中、低之分。 水流速度也仅限于湍急与平缓之间。 林小草大胆地尝试了高处、湍急的位置,结果一下子就成功地借助急流推动整个模型转动了起来。 转动的时候把竹管里的水引入水漕之中后,再利用急流的力量,将水位扬升比模型还要高的位置。 也就是说,把这种自己能够转动起来的水车,放到高处去,它引出来的水,真的能比它放置的位置还要高! 林羽自然是知道这些原理的,可他实在没想到,小草仅凭半日,就完成了改制原有水车的创举。 “小草,辛苦你下午再把图纸画出来,我们做一架真正能放到河道里的水转筒车。” “水转筒车?” 林小草听到这个命名,忙不迭的夸赞。 “老爷给它取的这个名字真的好贴切。” 能不贴切吗? 这个名字一听就透露着劳动人们的质朴感。 成功改制了水转筒车的林小草,并不知道他有多么厉害,以及能够改变多少人的未来。 见完成了老爷交代的任务,把模型拆解好放到桌子,继续完成药老交代的任务,给鸡拔毛。 而林羽则清楚,光有水转筒车还不够,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灌溉条件。 处于山坡上的田地,以前只能靠手提肩扛挑水浇田,根本没有引水灌溉的沟渠。 所以,需要将水转筒车安置在高地上,利用竹筒引入就近的沟渠,让它像环山路一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