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益州的漕帮是由私人掌控,其他地方却多由权贵们把持。 杜慎行知道此举会得罪许多人的利益。 可看到林先生写的,待到漕运新规平稳推进,能够让漕运更加繁荣地发展,带动其他产业,还有更多普通人获得安稳的生计。 他的眼前已然浮现出,益州码头上商船客运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陈兄,你无事的话先回军营休息,等明日船主们前来时,我再派人请你过来坐镇。” “行。” 陈郡尉不了解文人治世的手段,但他知道,有用得着自己出力的地方,全力以赴就行。 担心井家得知死讯来闹事,他临走时,还专门留下了一队心腹手下,保护杜慎行的安全。 等送走了陈郡尉,杜慎行迫不及待地提起毛笔。 原以为第一道奏折,会反复思量许久,才能落笔。 如今有了林先生提供的思路,他下笔犹如神助一般。 先写了漕帮争斗引起平民百姓死伤无数,打算以益州为试点,整顿漕运复辟缴纳船税之事。 对于地方上的一些政令,身为郡丞不只有禀奏的义务,还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只要所行之事有效果,能为朝廷获利,陛下看到后绝不会喊停。 其中的具体章程,杜慎行并未详细写明,而是直接在奏折上,引入了林羽的原稿,夹带在奏折之中,请陛下过目。 写完一件事,杜慎行放下毛笔,捏了捏写得发酸的手腕,看到自己一下子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篇,只能简明扼要地利用极短的篇幅,介绍了细盐的提炼情况,并着重说明了是林先生的功劳。 后续盐司要如何安排细盐生产与卖出的事,轮不着他插手置喙。 但学会提炼方法的陈氏子弟五人,名字全部挤挤挨挨地写在了上头。 可这样一来…… “井家为非作歹的事写不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