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光儿见宋徽之对印刷出来的文稿评价如此之高,心情更加郁闷。 如果绵远书局能产出宣纸就好了,可惜…… “陈公子,我能否尝试一下这些器具?” 无论哪个读书人,见到如此宝物,都忍不住手痒痒。 更遑论一眼便能看出,此物有大用处的宋徽之了。 陈光儿强忍着让姐夫做主的想法,站起身来让了位置。 “此物需要小心妥帖地使用,我来教你。” “好。” 敏而好学的宋徽之,在陈光儿的解说下,只一遍,便能印出一篇文稿。 林羽拿过来,仔细地浏览了一遍。 “徽之你的手艺比起我来强多了,我印这一页纸,还有边缘处的文字可能会出现毛刺,你这一篇除了力道轻重与光儿的不同,其他地方可以算得上是专业了。” “林兄,有时候我都怀疑,你要是入朝为官,会不会是一个整天拍马屁的佞臣。” “哈哈,我要当也是当权臣。” “大奸似忠的权臣吗?” 只有关系好的朋友,才能开这样的玩笑。 陈光儿通过两人之间的互侃,明白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了许多顾虑。 等到宋徽之自己独自成功地印刷了一页文稿,他旧事重提:“方才徽之公子问我是不是要找长寿叔买纸,我确实需要大量用纸。” “你这个大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宋徽之再不精通生意上的事,好歹自家有书局。 自小耳熏目染,一下子便想到,利用印刷来代替抄录书籍,是一门十分赚钱的生意。 印刷的器具是关键,可没有纸张的话,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公子,你要用什么样的纸张,量大从优,纸张成本减少一些,书籍定价低一些,才好让更多的人看得起书。” 这个想法倒是与方才林羽所说的不谋而合。 生产力的进步,假如最终无法体现在提升普罗大众的物质和精神的提升上,单纯只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迟早会被大众淘汰在时代的浪潮里。 而活字印刷术的适用应,从林羽选定以《大常千字文》为第一套印刷素材时。 已经注定了它的市场走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