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崔衍,你看准本官生病不在府衙期间,借口民间粮食不足推行限酒令,惹得百姓们怨声载道不说,有人前来献上利国利民的新农具,你还极力阻拦,想要草菅人命,你可知罪?!” “……” 早已看明白眼下境况的崔衍,自嘲一笑,依然沉默不语。 若说之前是他想要找准机会反击,那么此时,他只想静静。 破局是破不了的。 哪怕他写信给家主,诉说他的冤屈,可他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已成为了实证。 针对他设下这个陷阱的人相当的高明,巧用人心,丝毫不给他留有侥幸逃脱的余地。 想要减免处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郡守大人,下官知错了,此事确实是下官一时糊涂导致的,但下官并非没有调查囤粮一下,胡乱下令,而是误信了吴家的说法。” 郡丞的官位是保不住了。 崔衍如今能做的,只能是尽快与吴家分割,希望不要因此牵连到整个崔氏一门。 只有这样,或许能让家主保他一命。 李郡守只是例行询问,没料到崔衍竟真的认罪。 惊喜来得太突然,他还没反应过来,刚才还说一句话喘三口气的苏哲,扬声质问。 “崔大人是误信了吴家的说法才推行限酒令的?” 这一嗓子吼得里外三层的围观者们,精神瞬时一振。 限酒令的事这么快就要了结了?! 众人看向崔衍。 此时的崔衍由于自打耳光带来的耻辱,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可比起性命来讲,遭受一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是,本官确实是偏信了吴家的鬼话,颁布限酒令,给大家带来了麻烦,是本官的错。” 崔衍不情不愿却又不得不朝着李郡守拱手一拜。 “还请郡守大人拨乱反正,废除限酒令,不要增加下官的过错,下官……感激不尽。” “好说,本官马上下一道官文,通过各县废除限酒令,并立即安排推广新农具。” 李郡守对着人群里那些眼熟的粮商酒商们,兴奋地宣布。 “等到益州家家户户粮仓满盈,你们不必去外地买粮,可以直接将本地的粮卖到外地去,赚得更多。” “还有,益州山清水秀,产出的粮食质量高,酒水更是一大特色,府衙往后会重点关照酒行,争取拧成一股绳,做大做强创辉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