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价格呢?” 林羽没问孙来旺,主动来卖粮食的缘由。 问了对方说得也不一定是实话。 倒是准备好了说辞的孙来旺,生怕林羽怀疑他似的,竹筒倒豆子,压低声音解释:“林员外,我这三十万斤大米高粱都是顶好的,只是我家小门小户的,不想再掺和你和吴家的争斗。” “哦。” “吴家派了刺客,一下子死了上百号人,多吓人,还有,唐县令把无忧酒楼封了,吴家说要酿酒买的粮食,还不知道何时能出手。 我思来想去,还是先把囤的这些粮食卖给你,换了现钱再说。” 越是听上去顺顺当当的事,越有可能满布陷阱。 但林羽依旧没有深究孙来旺这番话里不妥当的地方,重复他的问题。 “所以,价格呢?” “价格按上个月的最低粮价算,大米八文、高粱十四文。” 寻常人家吃带皮的糙米,在这个乱世刚结束、农业生产跟不上的时代,都要五文钱一斤。 全家忙活一整天,赚的铜板,光买吃的都可能不够用。 尽管三十万斤这个数量摆在这里,但八文一斤大米在剑南道全境,绝对是数得着的便宜。 而高粱作为酿酒必备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 孙来旺报的价,属于粮行内部左手倒右手不赚差价的便宜,但凡再低一文钱,他都要怀疑不是着急出手,而是着急给他下套。 林羽算完这笔账,满意地直点头:“看来孙东家确实着急出手。” “不然我也不会冒着得罪吴家和同行的风险,跑到这里来和林员外做生意。” 价格开到了必须能谈拢的地步,林羽再犹豫下去,显得不尊重送上门的好时机。 他朝着孙来旺伸出手去。 准备收取定金的孙来旺顿时愣住:“林员外这是啥子意思?” “签个契约,价位、质量和交付日期,另外,重碧酒可是天下第一好酒,我只要去年的米不要陈米和陈粮,假如质量不合格,你也得写下赔偿条件来。” 生怕孙来旺还抱有不该有的幻想,林羽又补充了一条。 “货到付款,反正我这么大的家业摆在这里,几百万两银子的重碧酒就在酒坊里酿着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可是……” “我相信孙东家特意找我来卖粮,一定是相信我的为人,我也相信孙东家的为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