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哪怕只是提高了冶铁炼钢的温度,还不能熔成铁水,也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量。 盂兰盆节过去了,贺兰楚石带着人走了,小昭和阿珂也去了九成宫,徐齐霖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节奏。 把风箱或风轮造得再大些,通风管道中间加上火炉预热,使用焦炭,应该能达到液态炼钢的炉温吧? 继续努力吧!徐齐霖拿过两张图纸,说道:下去交给何氏,研究明白后便指挥工匠加紧制造。 伍菘手也挺快,上去就摇风轮,呼的一下,尘土飞扬,弄得徐齐霖赶忙躲闪,转头白了这个家伙一眼。 王巽沉吟了一下,试探着问道:徐丞可是觉得漕运费用太高,有意改革? 徐齐霖虽然不太确定,但他知道这已经是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如果炉温够高,冶铁到炼钢也就一层纸的事情。 嗯,这最后的设想是徐齐霖自己的判断,也是他的希望。大唐帝国的辉煌嘛,他作为一个唐人,也是与有荣焉。 一个是来回拉推,一个是圆周运动,但功能都是相同——鼓风。不管是炼钢炼铁,还是家庭烧火,应用极广。 何况,占领高昌后,朝廷若要经营西域,便要在西北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巨量的粮食物资,如何能够拓西域抗突厥遏吐蕃?s1; 没错,徐齐霖已经开始了对漕运改革的计划。尽管现在还只是纸上谈兵,但也能让他对漕运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 王巽看徐齐霖的样子,微抿嘴角,躬身道:下官也别无所能,只是对漕政略知一二。便斗胆猜想徐丞调某来,便是为漕运之事。 徐齐霖吩咐官员将样品交给木工房,制造出体积更大的家伙,再由铁工房进行试用。 再者,漕运兴盛,还关系到促进商贸,沟通南北全面发展的大计呢! 奴婢代家母谢陛下恩典,谢徐丞进言抬举。周琪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这离母亲和自己的期望,又近了一步。 激情啊,就得不时地鼓一鼓。特别是这工作上的,不取得点创新和成绩,连他自己也觉得没意思。 初唐之时,由于人口大减,漕运于关中尚不是特别重要,运量不过十几万石。但每年保持递增,却是大势所趋。 是。周琪上前躬身接过,告退而出。 很好,何氏有功。徐齐霖干咳一声,对躬身而立的周琪说道:你回去告诉何氏,这功劳本官记下了,稍后即有奖赏。 特别是明年征伐高昌,将要动员十余万人马,没有上百万石粮食物资,这仗也不用打了。 什么节奏,徐齐霖也说不清楚,就好象每天都是一样,不断地循环重复。如果不搞出点事情,他都觉得枯躁得令人心烦。 大盈库的规矩就是赏罚分明。徐齐霖正色说道:本官亦制定出积功豁籍的章程,只待陛下恩准,便可颁布实施。你们都好生去做,争取早日有出头之日。 所以,徐齐霖必须要在今年之前完成漕运改革的大计划,并利用征伐高昌而大量运粮的契机,为大盈库猛捞一笔。 周琪赶忙施礼致谢,说道:家母只是按图造物,不敢要什么奖赏。 回到办公室,徐齐霖便召来了新调入大盈库的度支部官员王巽。这是通过李二陛下谕旨,度支部派来的通晓漕运事务的官员。 徐齐霖呵呵笑了两声,说道:你猜得不错,某确实对漕政颇感兴趣。 库嗒嗒,库嗒嗒,徐齐霖拉动木杆,随着熟悉而单调的声音,出口处鼓出的风将地上的尘土吹了起来。 大盈库现在的部门已经比较齐全,木工铁匠窑工一应俱全,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应用器具基本上完全可以自制,甚至还能对外出售。 可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困难是一个一个解决的,徐齐霖还不是特别着急,也很有信心革新成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