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校尉不信大将军的话,那可愿听我梅州国公府一言?” 说话的同时,人已走出了车外。 杨丰听到“国公府”三个字,顿时一愣,回身看向了郑清霞,狐疑道:“梅州国公府?大夫人的娘家?” 郑清霞浅笑:“看来,杨校尉还是听说过我韩国公府的。” “世袭一等国公郑煜,辖五郡八县,地位等同于梁王李氏,天下谁人不知?” “很好。方才你说不愿再信我家大姐夫的话,那我韩国公府的话,你信不信?你认为我韩国公府能不能付得起你这区区四百人两年的军饷?” 杨丰脸色一变,但转瞬恢复坚决的神色,道:“韩国公府自然可以,郑公也素来一言九鼎。但仅凭你这女娃之言,便让吾等相信,也未免可笑。” 言外之意,却是在质疑郑清霞的身份。 但郑清霞早有所料,这些人必会质疑她的身份,此时将手上一枚白玉令牌交给身边的殷老三,给杨丰送过去。 并接道:“杨校尉深居灵州,不认得本郡主的身份,也无可厚非。但此玉牌,乃我随身之物,本是一对。一枚在我手上,另一枚在我家大姐手上,足以证明我郑清霞的身份。” 杨丰一惊,“你是郑清霞?郑公的二女,大夫人的亲妹妹?” 说话之间,接过郑清霞的令牌后,他仔细一看,更是错愕。 杨丰官居校尉,职位已经不算低,比百夫长大了一级,麾下四百兵马,算是一线队伍先锋骨干。 灵州边军还没有大乱之前,像杨丰这样的一线兵团首领,每半年都必须前往州府述职。 换言之,杨丰这个级别的人物,是可以接触到薛芝夫妇的。 而杨丰曾在述职之时,在大将军府中见到郑如媚身上也佩戴过与手中这枚一样的玉牌。 也就是说,郑清霞的身份不假。 “居然真是出自韩国公府的玉牌...” 杨丰确认后,不由自语了一句。 郑清霞一听,从马车上走下,道:“杨校尉慧眼识精,看来是确认了本郡主的身份。但不知可愿收编?你放心,这两年的军饷和配给,一定会如数奉上。大将军府若给不起,由我梅州垫付。如何?” 杨丰想了想,虽没有准确表态,但语气明显客气不少,道:“二郡主在上,按理说,有梅州国公府担保,杨某当再无顾虑。只是...我们毕竟分属两军,让杨某编入你们梅州的佣兵团,这恐怕不合适吧?再者,此事当真是出自大将军的意思?” 闻此,霍青适时插嘴道:“既有调兵符在,杨校尉还有何疑虑?” “调兵符是不假,但调兵符只能代表驻防调令,可没说要我们加入什么佣兵团...除非有大将军的亲笔书信为证。不然,还请恕杨某抗命。” 杨丰谨慎道。 郑清霞一笑,“早知杨校尉会有如此顾虑,但你放心!大将军的亲笔手令,五日内必送到你军营中。” 杨丰道:“那好。五日也不长,不如待杨某接到手令后,我们再谈如何?” 郑清霞看向霍青一眼,似乎在寻求他的意见。 霍青倒是干脆,“可以。那我们五日后再见,但丑话说在前面。大将军的意思是,命我霍家佣兵团收拢边军,重塑军纪。五日后,杨校尉若是还不愿听令,那就恕霍某兵戎相见了。告辞!” 说完,便与郑清霞扭头折返。 回到队伍之中。 郑清霞走下马车,向霍青问道:“你认为杨丰同意收编的概率有多大?” 霍青回头望了望正迅速撤回军营的杨丰所部,笑道:“不足五成!但若薛芝的军令能到,加上我们接下来几天的示威,这个概率会大大增加。” 郑清霞狐疑道:“示威?怎么示威?” 霍青笑而不语,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 霍青手下的匪兵出现在杨丰的军营前演练,也不是在操练什么阵型,就只是练习投掷火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