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吊篮的四角都绑有粗绳,连接着地面上的巨石,限制其浮空的高度。 热气球在离地约三四米的高度停住,这样的距离即便是发生坠落事件,也不至于会发生人命。 而像这样原始的热气球,几乎无法人为地控制它的飞行方向,只能随风而行。 不过,却可以控制火量和热空气的输出,来粗略控制其飞行的高度。 浮空之后,吊篮上只有霍青、老六与武飞凡三人。 霍青仰头又观察了一下气囊内部的稳定性后,对老六说道:“六子,加盖!” 老六憨憨的表情,应了一声,随即将一个铁盖罩在了那口铁锅之上。 他两米有余的身高,加上臂高,踮起脚尖,恰好就可以勾到火盆的位置。 铁盖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活动气口阀门,完全闭合时便会隔绝空气,致使火盆熄灭。 通过调节气口阀门的大小,便可控制火盆内的燃烧。 原则上,火烧得越旺,热气球的高度就越高。 反之,想要降落时,将阀门调到最小,便可缓慢落地。 而火盆上的这个铁盖,既保证了高空悬浮时,气流无法将火苗吹灭,也可达到控制高度的作用。 霍青亲力亲为,反复实验着热气球浮空高度的控制,与降落时需要减少燃烧量的程度,并由武飞凡一一记录数据。 到了黄昏的时候,霍青这才回到地面,遣散了所有围观的山贼。 而后,与武飞凡来到一间书房,开始整理一天实验下来得到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操作技巧,以及气囊整体稳定性的评估,并订载成册,制成了一本操作指南。 第二天,仍是一整天的实操验证,针对热气球试验器的各项弱点进行升级改造。 一连三天后,经历数次完善,第一版的操作指南已经算是初步完成。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被遴选出来的山贼,进行理论授课与实操训练。 直到第五天,山贼们初步掌握了热气球的操作方法和特性以后,霍青打算提升高度进行压力与负重测试。 热气球载着约三名山贼和约两百斤的沙袋缓慢升空,连接在地面木桩上的绳索松开,直到浮起十米左右的高度后才停止。 老六的嗓门够大,在霍青的示意下,他开始扯着嗓门与十米高空上的山贼交流: “喂,上面的,感觉怎么样?” 此时山风有些大,呼呼作响。 一连喊了三声之后,上面的山贼这才回道:“还...还好,就是有点腿软,风吹裤裆儿凉...” 这三名上天的山贼,第一次感受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声音有些哆嗦,像是闭着眼睛朝下边喊话。 也难怪! 乘坐热气球升空与站在山巅的感觉截然不同,这几个山贼有些恐惧,乃是情理之中。 “机灵点,可别尿了裤子,嘿嘿!” 老六自顾偷笑了一句。 龙虎山的主峰本就很高,又在此基础上再次拔高十米,还因为气流涌动,导致热气球晃晃悠悠的姿态,难免使人胆寒。 第(2/3)页